據了解,這條線路在全國首次采用“超級電容+鈦酸鋰電池”混合儲能供電裝置技術。線路系統超級電容單體容量達9500法拉,為目前國內技術最為成熟、性能最為可靠的超級電容。最大的亮點在于,該線路的車輛達到站點時,在乘客上下車間隙,車輛就自動完成充電,用時不到30秒,實現車輛能耗和補給動態平衡,確保車輛全程不間斷運行。同時,車輛配置鈦酸鋰電池可在突發狀況和緊急狀態下為車輛補償供電,極大提升了車輛運行的應急能力。由于采用“超級電容+鈦酸鋰電池”作為儲能裝置牽引供電,區間無接觸網,極大減少了城市空中“蜘蛛網”。車輛制動時可以將80%以上的制動能量回收至超級電容形成電能儲存,實現能量循環利用,做到了高效節能。這是繼南京國內首輛電池列車正式運行之后,鋰電池在有軌電車應用中的又一重大突破。南京電車應用的是磷酸鐵鋰電池,廣州黃埔方面用的是“超級電容+鈦酸鋰電池”。鈦酸鋰電池是比磷酸鐵鋰電池充更快,更安全的電池,只不過鈦酸鋰電池的能量密度不足,制約這種電池的發展。但顯示,這種電池充電快的特點,仍令其在某些細分領域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正所謂:合適的就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