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閉幕的兩會上,能源產業機構的升級無疑是關注度最高的話題之一,隨著近些年各種政策的推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駛上了高速公路。5月26日,工信部與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組織召開了《電動汽車安全要求》、《電動客車安全要求》和《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三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宣貫會,對政策指定的背景和具體技術的內容進行了解讀。
視頻會議中提到,三項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制定統籌考慮到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實際和技術進步需要,保障企業產出汽車產品的使用安全,鼓勵企業進行新的技術創新,并且通過政策為企業提出了更多系統級、整車級的安全要求,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了正向發展的技術基礎和安全保障。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主體,企業應擔負更多的責任,嚴格執行相關的技術要求標準,強化安全魔工坊檢驗,嚴格把控出廠產品的質量,盡快的建立起健全且安全的產業保障體系,不斷的提升電動汽車的安全水平,為市場提供更優質的汽車產品。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至今,企業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已經出現了諸多的問題,鑒于電動汽車產業及產品在發展和使用中表現出的許多缺陷,工信部從2016年就正式啟動了三項強標的正式制定工作,通過四年對行業、產品的深入調研和對電動汽車事故及國際先進研究成果的參考,最終在2020年5月12日發布了我國首次針對新能源汽車產品提出的三項強制性國標,這對于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對行業規范和產品安全具有至關重要的規范性作用。
針對普通乘用電動汽車的結構特殊性和使用環境,《電動汽車安全要求》在燃油車強標的基礎上更加偏重于車輛的電氣安全和功能安全要求,尤其規范了電池熱事件報警和車輛防水絕緣等方面的標準。針對于電動客車的使用屬性以及車輛特點,《電動客車安全要求》對車廂內材料阻燃性、電池倉碰撞安全要求以及整車防水等方面提出了更系統的安全標準。而作為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同時也是安全隱患最大的部分,《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對車輛動力電池的提出了最為嚴苛的要求,安全魔工坊項目涵蓋外部火燒、機械沖擊、模擬碰撞、濕熱循環、振動泡水、外部短路、過溫過充等幾乎所有能夠引發安全問題的情況,從而保障動力電池的絕對安全??傮w上說,三項強標的制定已經將電動汽車可能發生的一切安全隱患考慮在內,從而保證流入市場的車輛具備足夠的安全性能。
工信部裝備一司發言人在會議中表示,擬將三項強標列入公共管理標準目錄,并積極做好貫徹落實三項強標的工作,允許各個新能源汽車企業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提前執行最新發布的強制性國家標準。近期工信部將聯合有關部門,組織開展新能源車輛安全排查和事故調查、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的延伸檢查和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安全隱患排查工作,進一步加強對新能源汽車行業安全監管的工作力度,保障行業在產品安全的前提下快速發展。
隨著國家政策的扶持和新能源技術的進步,電動汽車行業已經處在了飛速發展的關鍵時期,此時三項強標的推出對行業劃出了明確的安全底線,不僅是消費者安全的負責,也對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長期向好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