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對于平壓平模切加工在模切產業里大多行業人士都有所了解,而圓壓圓模切加工其實也是相當的節約成本,兩者相比之下圓壓圓模切加工難度要高,相應的工藝流程也有很大的改變。
有些企業使用的也不廣泛,小編今天就圓刀機的知識給大家總結參考,我們從設備的選型,日常操作,保養及常見問題解決進行探討。
圓刀模切機設備選型
如何做好模切機設備選型。如今,圓壓圓模切機國內生產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穩定,多家企業可以制造,無需選擇國外產品。企業在選型時要注意幅寬、機械速度、工作位3項指標。
1、幅寬
在幅寬的選擇上一定要和輔助的機型、產品相匹配。圓壓圓模切的原理是上軸刀刃在下軸輥上將紙張壓切分開,要求模切刀輥粗細要合適,即模切刀圓周方向排版既不能少,也不可多。
模切刀輥太細,在使用時軸端滾枕加壓,會造成模切輥變形,導致中間切不開;模切刀輥太粗,則會增加制造成本,不經濟。
2、機械速度
在機械速度的選擇上,一般選擇150~200m/min,此速度對刀具和設備磨損最小,為最佳經濟速度。
3、工作位選擇
以往在工作位的選擇上,一般選擇三工作位(壓凹凸工作位、壓痕工作位、模切工作位)。如有特殊產品(如壓紋等),也可選擇四工作位模切機?,F如今電子模切大多使用十工位、十二工位、十五工位乃至更多工位的圓刀機。
圓刀機的操作規章
對于圓刀機的操作相信還有挺多師傅不太了解,那么結合實際工作中的注意事項和流程給大家總結了以下幾點關于圓刀機的操作規程。
(一)開機前的操作規程
1、按照生產調度計劃對照生產施工單要求,檢查需模切數量和產品質量情況;
2、查看交接記錄,了解設備運行情況;
3、檢查并確認機器上無異物后,對機器進行徹底的檢查和調整。
(二)開機生產前的操作規范
1、檢查產品是否有叼口;
2、檢查模切是否與盒樣尺寸相同;
3、裝好模切版,鎖好固緊螺絲,以防模切版松落。制作底模版,底模厚度為模切產品紙張厚度;
4、根據產品數量、紙張類型及紙盒結構選擇底模版材料;
5、根據紙張厚度,調整模切壓力,調節時壓力應從輕到重慢慢加大至80%穿透,否則會造成設備損傷;
6、裝好底模版,清理表面雜物并鎖緊;
7、調節好各部件后,對照盒樣要求生產樣張,檢查無質量問題,經主管簽樣后便可正常生產;
8、調節好脫紙部件上下頂針的位置,并鎖緊。
(三)生產中的操作規范
1、生產過程中,每批次抽樣檢查2次,有質量問題及時反映,解決后可繼續生產;
2、按施工單的生產要求和簽樣標準進行作業;
3、發現材料問題,應停止生產,填寫《生產材料質量不良反饋單》,讓有關部門協調解決,為后續生產做準備;
4、每一版模切后,都要進行全面的檢查,填寫《模切流程單》。若出現質量問題,應將產品及時分開放置,并填寫《異常產品流程單》。
(四)生產結束后的操作規范
1、將模切好的產品按合格品、次品分開放置,并標識清楚;
2、機長應當每天填寫《模切日報表》、《工序質量狀況統計表》和《生產設備日檢表》;
3、按日常保養內容,對設備進行保養;
4、生產結束時,設備應停在開模部位;
5、關閉電源;
6、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
常見問題解決措施及維護保養
有些圓壓圓模切機的企業,要想讓模切機高效發揮作用,一定要讓設備制造企業做好操作工與調刀工的培訓,針對常見問題做好對應的解決措施。
(1) 備好厚度為2.5mm的海綿反彈膠條和不同厚度規格的墊片,多讀說明書,弄通機械傳動和圓壓圓模切原理。因為圓壓圓模切機的上刀刃和下刀輥之間的間隙只有0.003~0.008mm,間隙太大會導致煙包產生毛邊或切不開,間隙太小又易壓傷模切刀刃。如果間隙太大,應移動軸端滾枕,以減小上下刀輥的間隙(如今刀輥在軸端都有錐度滾枕,方便上下刀輥間隙的調整),以達到理想的間隙狀態。
(2) 刀刃每班都有磨損,每個交接班都要仔細檢查模切刀輥的刀刃、排廢針、排廢鏟等的磨損情況,如有局部磨損,則可采用墊高刀塊解決。
(3) 開機時要勤于觀察產品模切生產情況并做好記錄,發現異常立即停機檢查。
另外,模切機每使用半個月就要做一次全面的維護保養,做好潤滑和易損件的更換,力爭使模切機達到最佳工作狀態。
總結
雖然圓壓圓模切機普及時間不長,目前發展到現在,圓刀模切機不僅是印刷行業需要,更多的智能產品印后工序模切都運用廣泛。
當然不管如何發展,只要解決好以上幾點問題,速度快、精度高的圓壓圓模切機一定會讓企業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在未來的發展中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