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在周三舉行的股東大會上,LG電子批準了分拆電動汽車動力總成部門的決定,并將于7月正式啟動。這也意味著不久的將來,LG電子的EV動力總成業務將從汽車部件部門分離出來,成為其全資子公司,同時為其原本羸弱的汽車部件引入一位重量級的合作伙伴。
動力總成部門拆分的細節早在2020年12月已有披露,彼時LG電子與麥格納聯合宣布,成立一家暫時名為“LG麥格納e-Powertrain”的合資公司,生產電動汽車零部件。其中,麥格納將出資5016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0億元)取得合資公司49%的股份,LG電子則持有51%的股份。新合資公司將在LG電子的韓國仁川工廠和中國南京工廠生產電機、逆變器、車載充電器,同時還會為主機廠提供電驅動系統。
聯想到去年同期,LG Chem宣布將其電池業務拆分成立LG新能源( LG Energy Solution ),不到半年時間內,LG Corp(控股公司)通過業務拆分、股權合作形成了對電動汽車核心三電業務的版圖布局,不僅囊括電池系統、電驅動系統的“大三電”,同時覆蓋逆變器、車載充電器等“小三電”部件。從公司組織結構來看,業務拆分調整可以參考下圖。
不過相比LG Chem尋求“單飛”的電池業務,LG電子對EV動力總成業務的拆分則是踐行集團內“精簡業務”的戰略調整,更像是一項風險投資項目。
據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公布的2020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數據顯示,LG化學全年裝機量為31GWh,較2019年增長了19GWh,漲幅達150%。盡管總裝機量目前仍被CATL壓制,但增速表現在TOP5排名企業最高。
同時從國際電池市場來看,特斯拉、現代、大眾、通用、奧迪等耳熟能詳的汽車品牌都與LG有業務往來,考慮到未來數年全球汽車電動化浪潮只增不減,LG新能源的規模和公司估值隨之水漲船高。盡管2020年拆分曾遭大股東的反對,LG化學還是決定拆分其電池業務成立全資子公司,并推進該公司的上市掛牌,以募集資金投資于其動力電池業務的發展。
最新消息顯示,LG新能源將啟動上市程序,計劃于今年年底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正式在韓國交易所上市,業界人士普遍認為, LG新能源的企業價值至少為50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953億元)。
從以上信息不難發現,LG新能源是集團內的“明星業務”,高增長率、高市場份額,但事實上,LG Corp控股集團正面臨非常糟糕的經營業績和壓力,2019年總營收同比下滑45%,凈利潤下滑32%。
LG董事長古廣茂(Koo Kwang-mo)自2018年上任以來,將公司的主要戰略已從全面發展的技術集團轉移到LG擅長的目標領域,裁減重組那些沒有優勢的業務和企業,最顯著的例子就是決定重組其虧損的智能手機業務,而LG電子旗下的動力總成同樣屬于這一類。
一方面,動力總成部門獲得了為雪佛蘭Bolt和Jaguar I-Pace提供零部件的合同訂單,但另一方面,該部門已經連續四個季度虧損。對于LG而言,與全球第三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麥格納(Magna)的合作是電動汽車汽車零部件業務的主要押注。
麥格納目前排名世界第三,僅次于博世和電裝。2019年,這家加拿大公司創造了394.3億美元的收入,最近專注于開發突破性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實際上,它最近推出了一種新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該系統利用了英特爾Mobileye子公司開發的圖像處理技術。據悉,LG Magna e-Powertrain總部位于韓國仁川,在獲得股東批準之后,將于今年7月正式推出。
另外國內所熟知的是,早在2019年,北汽與麥格納簽署共同合作建立高端新能源汽車制造基地的協議,聯合成立麥格納衛藍新能源汽車技術(鎮江)有限公司,合資公司的股權占比分別為51%和49%,也為后續LG Magna在國內的發展留有了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