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1日,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4月信息發布會上,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首先強調“疫情”這個影響車市起伏的關鍵因素。
一方面,芯片短缺的情況沒有得到明顯緩解,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進一步推高企業產品制造成本,汽車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受到一定影響,總體形勢不及預期。
另一方面,從汽車消費端看,消費動能明顯不足,與同期相比,呈現一定幅度下降。
3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4.1萬輛和223.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9.1%和11.7%。1-3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48.4萬輛和650.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0%和0.2%。
乘用車產銷相對平穩,商用車則延續去年的頹勢持續下滑。3月,乘用車產銷188.1萬輛和186.4萬輛,同比下降0.1%和0.6%;商用車產銷36萬輛和37萬輛,同比下降38%和43.5%。
一季度,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549.9萬輛和554.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和9%。
新能源汽車依舊是“冬天里的一把火”——3月份產銷分別為46.5萬輛和48.4萬輛,同比均增長1.1倍,市場占有率達到21.7%。
1-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9.3萬輛和125.7萬輛,同比增長均為1.4倍,市場占有率達到19.3%,新能源汽車戰略引領作用進一步凸顯。
“2022年一季度,中國汽車產業景氣指數Auto Climate Index(簡稱ACI)為42,較2021年四季度回升18點,處于綠燈區,汽車產業在正常區間運行?!敝衅麉f產業研究部副主任楊茜發布了2022年一季度中國汽車產業景氣指數(ACI)。
她表示,汽車產業一致合成指數比上一季度提高3.57點,本季度汽車產業運行較上一季度有所回升;先行合成指數比上一季度降低2.43點,表明未來汽車產業運行存在一定的下行壓力。
自3月份以來,因為疫情原因,公司位于吉林、上海、江蘇等多地的供應鏈合作伙伴陸續停產,目前尚未恢復。受此影響,蔚來整車生產已經暫停。
受此原因影響,近期不少用戶的車輛會推遲交付。蔚來汽車表示,公司會與供應鏈合作伙伴一道,在滿足防疫要求的前提下,爭取早日恢復生產。
3月13日,因受長春疫情影響,總部處于長春的一汽集團緊急發布工廠停產計劃。消息指出,自3月13日起,一汽集團決定,安排在長五大整車工廠有計劃全部停產,初步計劃停產到16日。生產線重新啟動時間,將視疫情防控整體情況和省、市有關要求綜合研判確定。
隨著東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一汽集團旗下多家品牌陸續恢復生產。4月14日,一汽大眾,一汽豐田恢復生產。4月11日,紅旗、奔騰、馬自達恢復生產。4月15日,解放恢復生產。一汽集團恢復生產,意味吉林省抗疫取得階段性結果,社會各項生活開始恢復。
上海地區依舊面臨較為嚴峻的疫情管控。4月1日,大眾發言人表示,大眾位于中國長春的工廠將關閉至4月5日,大眾位于中國上海的工廠從4月1日至5日停產。4月10日,上汽大眾相關人員透露,目前上海安亭工廠基本處于停產狀態,工廠還有幾百名員工值班,其他員工均處于居家狀態。
而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乘聯會)公布的數據也呈現此趨勢。3月,前10名汽車廠商零售量中,有6家出現下滑。其中,一汽大眾、上汽通用下滑幅度均超四成,上汽大眾、東風日產下滑超三成。
“3月的新冠疫情在全國各地都有擴散,各地繼續堅決采取社會面清零策略?!背寺摃貢L崔東樹表示,吉林、上海、山東、廣東、河北等地經銷商進店和成交都受到影響、各地分管措施的變化對物流效率造成一定影響,零售損失較大。
3月自主品牌零售75萬輛,同比增長17%。3月自主品牌國內零售份額為48.2%,同比增長11.5個百分點;1-3月累計份額48%,相對于2021年同期增長9.7個百分點。其中,自主在新能源市場獲得明顯增量,頭部企業表現差異化,長安汽車和比亞迪等傳統車企品牌同比均呈高幅增長。
長安汽車3月份銷量為12.1萬輛,同比增長15.9%,排名僅次于第一名一汽大眾;比亞迪3月銷量再次破10萬輛,達10.3萬輛,同比大幅增長161.4%,排名第三。
“降”字成主旋律。3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59萬輛,同比下降30%。3月的日系品牌零售份額20%,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德系品牌份額18%,同比下降7個百分點。美系市場零售份額達到10%,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法系份額提升0.3個百分點。
正如前文所提,此次疫情震中長春和上海兩大汽車工業重鎮,正是德系和日系主要生產基地之一,從生產端到銷售端均受到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