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段時間的1024小鵬科技日上,其發布了旗下的第六代飛行汽車,并宣稱在2024年落地;緊接著,在廣州車展前夕,小鵬又進行了品牌煥新,讓其品牌logo顯得更加富有科技感;近期的廣州車展上小鵬發布了旗下的新一款車型G9。
做了這樣一系列動作之后,小鵬無疑成了近期備受關注的新能源車企之一。但在本周二晚交出的今年第三季度財報,卻略顯遜色一些。
小鵬汽車今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收為57.20億元,相較于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87.4%。凈利潤方面,依舊處于虧損中,今年第三季度小鵬凈虧損為15.95億元,同比去年第三季度擴大了38.83%。
小鵬今年第三季度實現總銷量為25666輛,相較于去年同期增長199%,雖然在整體銷量方面實現了大幅增長,但在具體月度銷量方面表現卻不穩定。
比如今年7月銷量為8040輛,但次月銷量就下滑至7214輛,到了9月銷量卻又破萬輛,而到了今年10月,雖然在銷量上依然維持著萬輛,但相比于9月卻下滑了274輛。
需要注意的是,9月小鵬P5開始交付,但有了這款車型的助力下,10月銷量卻再次下滑。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其現有產品銷量表現不平衡。
如果仔細看小鵬三季度各月的銷量情況,可以發現P7成為小鵬銷量最主要的貢獻車型,而作為小鵬首款車型的G3和之后的改款G3i,銷量卻一直沒有明顯的提升,甚至在銷量占比方面在走下坡路。
除了銷量影響之外,小鵬大打科技牌、亮肌肉,也是其身陷困局的另一大原因。據財報顯示,其第三季度研發投入為12.642億元,同比環比都有大幅增長,在業內看來進一步加劇了小鵬盈利的困難。
事實證明,這些投入都被拿去開發新產品。無論是推出飛行汽車、還是發布小馬機器人,亦或者拿出搭載XPILOT 4.0的新車型G9。而在三季度財報會議上,小鵬還表示將會進軍Robotaxi業務,這背后同樣依靠著小鵬的自動駕駛研發能力。
今年第三季度,小鵬實現總營收為57.20億元,相比于去年同期增長了187.4%,環比上一季度也實現增長52.1%。對于小鵬而言,營收結構比較簡單,主要來自賣車、軟件服務和其他收入。
據財報顯示,第三季度汽車銷售收入為54.60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87.7%,環比上季度也增加了52.3%。而在服務及其他收入方面,第三季度實現為2.599億元,這其中就包括海馬工廠搬遷和處置抵消后的政府補貼為1.79億元。
由于還未盈利,小鵬的凈利潤方面還處于虧損之中。今年第三季度小鵬凈虧損達到15.948億元,不僅環比上一季度的11.946億元擴大了33.5%,甚至相較于去年同期的11.488億元擴大了38.83%。
虧損的擴大,其實很早就已開始。去年三季度小鵬凈虧損為11.49億元,同比上一年同期擴大47.98%,環比上一季度更是極具擴大686.6%;再到去年四季度,凈虧損同比和環比均有小幅收窄。
但自今年一季度開始,凈虧損同比方面再次轉負,一至三季度分別為21.05%、717.96%和38.83%;環比方面同樣在今年二季度也再次轉負,達到了51.87%的擴大幅度,到了今年三季度虧損環比幅度雖有收窄,但依舊保持著兩位數的幅度。
由此來看,小鵬可謂是處于“增收不增利”的困局之中。而對于車企普遍看重的整體毛利率方面,小鵬的表現也不算優秀。
小鵬今年第三季度整體毛利率為14.35%,環比上季度的11.93%增長了20.29%,超越彭博預期的13.4%。毛利率持續增長,與小鵬已逐漸形成的規模效應、更多應用磷酸鐵鋰電池等因素有主要的關系。
毛利率雖然有著增長,但如果與已發同季度財報的特斯拉和蔚來相比,卻有一定的差距。
根據公開財報數據,特斯拉今年第三季度整體毛利率為26.6%,同比環比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蔚來緊隨其后,同樣跨過了20%的門檻,第三季度實現整體毛利率為20.3%,相比之下,小鵬的毛利率與這些車企差距較大。
無論從凈虧損、還是毛利率方面,小鵬的表現都不算很好,而這背后與銷量中凸顯的風險有著關系。
截至目前,“蔚小理”三兄弟都已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的銷量,其中小鵬以25666輛排在三兄弟第一的位置,在它之后理想和蔚來分別以25116輛和24439輛排在二、三位。
總的來看,小鵬確實在銷量方面占據優勢,但如果將季度拆分開,單獨來看三季度各月的銷量,其表現得并不穩定,并且沒有占據多少優勢。
小鵬今年7-9月銷量分別為8040輛、7214輛和10412輛,這樣來看小鵬在8月有個銷量的小幅下滑,隨后9月又有了一個大幅增長。而到了上個月,小鵬的銷量雖然也是過萬輛為10138輛,但明顯比9月又有了下滑。
此外,將小鵬三季度各月的銷量放到“蔚小理”三兄弟中來看,小鵬基本處于中間的位置。其中,蔚來7-9月的銷量依次為7931輛、5880輛和10628輛;理想三月銷量分別為8589輛、9433輛和7094輛。
這也意味著,理想汽車僅憑理想ONE一款車型,就在7-8連續兩月對擁有G3和P7兩款量產車型的小鵬實現了銷量方面的超越。
該現象的原因,或許是因為小鵬旗下兩款車型的銷量表現差異過大所致。
今年第三季度,小鵬銷量總共實現了25666輛,其中P7為19731輛,G3為5935輛,前者車型的銷量幾乎是后者車型的3.3倍。而在上一季度,兩者車型的差距還維持在2倍左右,可見差距已經拉大。
從售價來看,G3定位于14.98-19.98萬元的中低端市場,P7則是定位于22.99-34.99萬元的中高端市場。但就目前情況來看,主打中低端的G3已無法支撐起小鵬的整體銷量。
出現這樣的情況并不意外。據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7-9月的新能源緊湊型SUV銷量方面,G3均無緣各月銷量榜前十位,甚至在8月該車型以1049輛僅排在該細分賽道銷量的第14位。